
一部研究科技安全的深透析读本 科技发展正在促使世界政治、经济、外交、教育、文化、安全六大格局发生百年未有的巨变,而科技安全又影响世界科技格局的变化。美国发动针对中国的科技战,中国与世界的科技安全怎么变、怎么看、怎么办?本书从历史、国际、国情三个角度,运用技术预测、人才预测、经济预测等方法,评估了美国遏制中国科技发展的可能途径、风险与危害,研判了世界科技安全面临的形势与问题,提出了中国科技安全面临的十大难题,探讨了保障科技安全、建设科技强国的目标、重、战略与对策,探索了赢科技战的战略与战术。 本书既是政府决策、干部培训、企业投资、学者研究的难得参考资料,也是广大公众把握中国及世界科技安全形势,了解未来科技的科普读物。<br/>【推荐语】<br/>(1)提出保障中国科技安全的战略与对策,主题宏大。在中美日趋激烈的科技竞争的背景下,本书运用大量事实与数据分析中国科技安全面临的问题与困难,提出保障科技安全的战略与对策,对保障经济安全、人民生命安全、生物安全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价值。 (2)预测科技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前瞻未来。本书从中国、美国、英国等国家,以及信息、生物、新能源等科技重大领域出发,研究科技安全现状、趋势与政策导向,预测世界科技发展方向、重、趋势,具有很强的前瞻性。 (3)探讨科技与经济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理论前沿。本书基于对近2000年来历次科技革命对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的研究,探讨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与理论体系,力求系统、全面、客观地反映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展示了许多前沿的新理念、新概念、新成果。<br/>【作者】<br/>全国政协参政议政人才库特聘专家(2020—2024年),北京大学中国战略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中国人民生命安全研究院院长。曾任科技部农村与社会发展司副司长、中国生物技术发展中心主任。 先后赴美国马里兰大学、德国霍恩海姆大学等6所大学展合作研究。“差距经济学”创始人,“生物技术引领新科技革命”“第二经济大国陷阱”“第二次农业绿色革命”提出者,著有《中国的生物经济》《填平第二经济大国陷阱》《中国粮食安全》《中国生物安全》等著作26部,发表《科教兴国》等论文110余篇。提出“发展生物经济”“第三产业拥有20万亿元潜力”“健康产业拥有8万亿元潜力”等建议并被政府采纳。发起并组织首届国际农业科技大会和首届国际生物经济大会。 1992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003年被国务院评为“全国防治非典型肺炎先个人”,2008年被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评为“抗震救灾模范”。 <br/>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