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国际社会充分意识到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在缺陷,积极探索超主权货币和储备货币多元化的改革思路,取得明显展。中国在改革中发挥了引领作用,在促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同时,抓住机遇,多措并举,积极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取得了重大成绩。目前,人民币已经初步具备国际货币的特征。 近年来,人民币国际化再出发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日益凸显。从内部看,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对人民币国际化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从外部看,随着外部环境的日益复杂,人民币国际化也面临倒逼压力和“不则退”的同行竞争压力。基于此,本书系统梳理了人民币国际化的发展历程和现状,分析了问题和不足,探讨了一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需要重发力的领域,并提出建议。 本研究有三个主要观:,新形势下的人民币国际化,要在坚持市场主导的基础上,政府更加积极有为。第二,新形势下人民币国际化要继续完善人民币国际化的政策支持体系,发挥双边本币互换、人民币跨境结算基础设施、离岸市场以及金融科技对人民币国际化的支撑作用。第三,新形势下人民币国际化要系统性地深化改革,破解人民币跨境使用的障碍,在金融业放、资本项目可兑换、汇率市场化、解决操作性问题等方面取得突破。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可以“一带一路”为主战场,集中发力。<br/>【作者】<br/>朱隽,现任中国人民银行国际司司长,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成员。毕业于北京大学,获经济学学士、硕士学位。1993 年加中国人民银行,先后任职于政策研究室、办公厅和国际司。长期从事金融业放、全球经济金融治理、国际金融合作与规则制定、国际经济金融研究等相关工作。2003 年9 月至2005 年12 月担任国际清算银行经济学家。<br/>
点点赞赏,手留余香
给TA打赏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