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书是作者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的三部曲系列著作(包括《维新中国》、《计划中国》、《复兴中国》)的*部,其宗旨是从宏观的经济制度变迁史的视角,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近七十年的经济发展和制度探索行理论上的系统梳理。本书以系列专题的形式,对新中国的经济过渡和社会主义改造、合作化与人民公社化运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的探索与演变、新中国工业化的路径选择与结构演等重大问题行了深的理论解析,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模式的内涵与争议行了全方位的深探讨,从“制度-目标-路径-文化”四维视角全面剖析了新中国制度变迁的内在逻辑。<br/>【推荐语】<br/>怎样看待新中国60年的经济史?怎样评价前30年的探索?中国经济未来出路在哪?本书给出了自己的答案。<br/>【作者】<br/>王曙光,山东莱州人,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产业与文化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先后获北京大学经济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1998年留校任教至今。已出版著作《中国农村》、《天下农本》、《问道乡野》、《普惠金融》、《农行之道》、《告别贫困》、《金融减贫》、《金融伦理学》、《金融发展理论》、《乡土重建》、《草根金融》、《农村合作医疗与反贫困》、《经济转型中的金融制度演》、《农村金融学》、《金融自由化与经济发展》、《经济学反思札记》等二十余部,发表经济学论文百余篇。 王丹莉,内蒙古赤峰市人,先后获北京大学经济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2006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经济史研究室,从事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研究,现任副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史、农村经济史。曾在《中国经济史研究》、《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并出版专着《银行现代化的先声——中国近代私营银行制度研究(1897-1936)》等数部,参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的研究,并参与编纂《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编年》。<br/>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