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计算思维是信息社会创新型人才的素养。本书是少儿计算思维养成过程的忠实记录:中科院计算所三位研究员组织了小SIGMA 数学兴趣亲子班,教授孩子们数学思维与计算思维;孩子们在学习时编程序、写心得、记笔记,终汇集成册,形成本书。 本书包含10讲编程基础和15讲动手实例,讲述6个基本计算思维,包括从简单的做起、逐级逼近、带剪枝的枚举等,具有3大特色: 以计算思维为纲,内容深刻; 以少儿视角行文,浅白易懂; 以动手促动脑,手脑并重。 这是一本“孩子写给孩子看”的书,尤其适合中小学生阅读自学。家长和老师也可以本书作教材,以书中的“教师评”为导读,按“背景知识->基本思路->编程步骤”顺序讲授,后对比、检验实验结果。 让孩子们在少儿时期建立正确的计算思维,将使其终生受益。<br/>【推荐语】<br/>本书获得中国科学院科普专项资助,被中国计算机学会推荐为十大科普图书。 本书是六名小学生的编程学习笔记,忠实记录了中科院计算所三位研究员教授孩子们养成数学思维与计算思维的过程。 本书通过25讲编程基础和动手实例,以亲子教育的方式讲述六个基本计算思维,适合6~15岁青少年与老师或家长一起阅读,读者可从书中下载实例代码体验。 3.科学大师和教育名师联袂推荐。<br/>【作者】<br/>小SIGMA数学特别兴趣组的六名学员: 包若宁,中关村一小四年级 魏文珊,中关村一小四年级 傅鼎荃,北大附小四年级 张秦汉,北京双榆树中心小学三年级 卜文远,中关村一小四年级 谭沛之,中关村一小五年级 指导老师 卜东波 中科院计算所研究员。研究方向为计算机算法设计和生物信息学。在国科大讲授“算法设计与分析”,讲授问题求解思维。 包云岗 中科院计算所研究员。研究方向为计算机系统。负责国科大“一生一芯”实践计划,在国科大讲授“操作系统”,讲授系统思维。 兰艳艳 清华大学教授、前中科院计算所研究员。研究方向为统计学和机器学习。在国科大讲授“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讲授机器学习思维。<br/>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