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二氧化碳地质封存环境风险评估》共分8章。第1章主要介绍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的缘起和基本原理;第2章主要介绍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的技术特征;第3章主要介绍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在全球中长期减缓气候变化中的作用,即大规模实施和推广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的重要意义,以及相关政策法规;第4章主要介绍中国的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的研究、管理和实践展;第5章主要介绍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可能存在的环境风险和环境影响;第6章精选国际和国内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项目的典型案例,分析其运行特征和环境评估;第7章主要介绍《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环境风险评估技术指南(试行)》的核心内容,当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及下一步的重研究方向;第8章主要介绍中国二氧化碳地质封存环境风险评估培训*期(呼和浩特)的基本情况以及现场获取的问卷调查分析主要结果。本书强调基本原理和技术实践的结合,期望能体现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相关环境风险评估的系统性、完整性和全面性,并能涵盖技术的科学性、前沿性和交叉性。《中国二氧化碳地质封存环境风险评估》可作为从事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环境评估等相关专业科技人员的培训教材,也可供对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环境变化以及应对气候变化等感兴趣的科技人员参考。<br/>【推荐语】<br/>1.有大量案例。 2.有大量彩图。 3.附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环境风险评估技术指南。<br/>【作者】<br/>蔡博峰,环境规划设计院,研究员 博士,1.1996年-2003年:北京大学,生态学专业,硕士; 2.2003年-2007年: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工作; 3.2006年- 2008年: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博士。现任北京市环科院环境管理所副所所长。 2007年由国家环保总局、共青团中央和三部门联合发起的“‘保护生物多样性’公益活动”蔡博峰作为负责人选送的《中国各省标志性生物宣传普及活动》公益活动方案获特等奖。另外,《三北防护林工程监测和评价研究》一书的价值的到了蒋有绪和方精云两位院士的认可和。<br/>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