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凡医之视疾,审阴阳之虚实,别伤感之重轻,大约不离乎观色、察言、辨证、视息四者而已。无如世之传者习者,每专一而略三,于望闻问多忽焉。即编集成书者,亦皆首重脉诊,而将三者殿之于后,简略不备。顾病在脏腑经络,从外测内,舍是三者,而仅于三指之下,欲洞见一切,戞戞乎其难之矣”,吕绍元继承明清以来重视四诊合参的观,“兹集博采先贤往哲之言望闻问切者,汇录成帙,明其精义,正其是非,以便初学诵习,使有定见于胸中,不为似是所淆”,著成《四诊集成》初稿。 吕氏《四诊集成》书稿“振纲挈领,提要钩元,采前人之精华,定后人之式法”,确“可为审证察脉之正阶”,具有较高理论实践价值,因此二君再携其友人弟子,秉承“按之《内经》《金匮》等书,直与先贤正旨符合,然后采焉”宗旨,对吕氏初稿再次“删繁就简,去粕存精”,终成《四诊集成》,并按字数约别为八卷。其中卷一至卷三为望诊,卷四有望诊、闻诊、问诊三部分内容,卷五至卷八为脉诊。<br/>【作者】<br/>中医学硕士学历,副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供职于上海中医药大学科技人文研究院。长期从事中医理论研究及中医临床工作。已发表论文40余篇,论文曾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等顶级权威学术期刊全文转载。先后主持参与各类研究课题7项,出版《中医发生学探微》、《道德经沉思录》、《中风》等各类专著7部。<br/>
点点赞赏,手留余香
给TA打赏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