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儿科是“哑科”,儿童患者不会和医生交流,给诊疗过程带来不少难题。量表可以帮助儿科医师更加精准地行疾病的评估和临床诊疗。本书介绍儿科急诊分诊、预检、危重症患者病情评估、死亡风险评价、儿科各系统功能及相关疾病的常用评定量表及使用说明。本书量表按使用频度,采用表格形式编排,力求达到一目了然。本书适合儿科专科医师,也适合广大的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住院医师、儿科研究生、医学生阅读参考。<br/>【推荐语】<br/>临床试验是循证医学的基础。无论是临床试验,还是希望解释临床试验的医生,以及想要应用不同量表比较治疗方法的医生,理解一个量表的质量都是很重要的。各个量表在复杂性、准确性和可靠性方面的差异很大。准确性和可靠性决定了试验中所需患者的数量,这对于解释试验结果非常重要。尽管许多医疗仍需要经验,但是医疗护理越来越需要循证。 近两年多学科越来越重视精准评估,也都在展评估工作。儿科是个“哑”科,更需要有数据支持的询证证据。<br/>【作者】<br/>陈燕惠,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第十三届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福建省儿科分会第五、第六届副主任委员;现任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神经学组成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抗癫痫协会理事;中国优生优,儿科教授、主任医师、科主任,教授、主任医师、医学博士。曾参加联合国在以色列举办的儿童行为发育课程培训,并在美国工作学习,多次获省科技步奖。长期从事儿科临床、教研工作,对儿科疾病诊治有丰富的经验,特别擅长儿童神经、心理、发育行为、免疫、遗传代谢病的诊治,如小儿癫痫、多动症、抽动症、孤独症、脑瘫、(智力、语言、运动)发育迟缓等疾病,并熟悉小儿神经电生理检查,如脑电图、脑干诱发电位、肌电图等,同时有丰富的儿童保健、早期教育与干预、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等临床经验。<br/>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