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书对通信系统的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行深分析。全书共12章,包括绪论、随机过程、连续波模拟调制、模拟信号数字化、基带脉冲传输、信号空间分析、数字调制、扩频调制、无线信道与无线传输新技术、信息论基础、信道编码,以及同步技术。本书强调通信基础理论,注重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的联系,内容融通信技术。本书知识全面,条理清晰,阐述浅显易懂,配套资源丰富。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电子信息类和计算机类专业通信原理课程的教材或教学参考书,也可作为相关科研和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用书。<br/>【推荐语】<br/>1. 注重逻辑性并配有大量例题,目的是通过讨论,使读者直观掌握理论知识。 2. 注重在基础理论中融技术,目的在于激发读者兴趣,提升创新研究能力。 3. 注重在理论教学中融工程实践,目的在于培养读者深度分析、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通信系统复杂问题的能力。 4. 注重内容的系统性、完备性与表述方式的可读性,目的是通过深浅出的讲解,使读者更有兴趣、更加全面地掌握相关理论。 5. 配套教学视频及习题集,方便读者自学。<br/>【作者】<br/>宋铁成,分别于1989年、1992年和2006年获得东南大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2007年选新世纪优秀人才和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首批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现为东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移动通信国家重实验室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通信技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为移动通信理论与技术、认知无线电、物联网和泛在异构网络等。先后承担国家、省部级和企业合作项目数十项;以完成人获得江苏省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另外参与获得省部级一等奖4项等。主持江苏省和东南大学“通信原理”课程教改项目多项,参编教材8本。 移动通信国家重实验室是国内高校中专门从事移动通信研究的国家重实验室,以基础理论创新研究及与工程实践的密切衔见长,每年均在国际著名杂志和学术会议上发表一批较有影响的论文,在科学研究和专门人才的培养方面成绩斐然,已成为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移动通信科研机构。目前实验室主任由尤肖虎教授担任,学术委员会主任由邬贺铨院士担任。目前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智能网络与系统理论及应用、无线信道建模与信息理论、普适无线传输理论与技术、移动通信核心器件及芯片设计以及光移动通信与量子信息等。<br/>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