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什么地球表面变暖的程度在不同的半球有所不同? 为什么尽管全球降雨总量增加,干旱地区的干旱却变得更加频繁? 为什么大气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会导致对流层温度上升而平流层温度下降? 真锅淑郎和布罗科利讲述了科学界是如何理解气候变化的人为原因的,以及气候模式如何对这些重要发现起到了重要作用。两位作者详细展示了大气科学家如何使用气候模型展虚拟实验,研究大气、海洋和陆地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他们将这些研究作为基础,更广泛地讨论了人类导致的全球变暖,以及全球变暖的未来可能发展方向。<br/>【推荐语】<br/>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现代气候模型奠基人真锅淑郎重磅力作。 本书来自真锅淑郎在普林斯顿大学授课时的讲稿,深浅出地讲述了过去气候如何变化、为什么变化以及未来将如何变化,为理解和应对全球气候变暖提供了理论基础。 翻译精良,院士推荐。本书译者为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魏科。中国工程院院士丁一汇、中国科学院院士吴国雄作序推荐。 湛庐文化出品。<br/>【作者】<br/>真锅淑郎 现代气候模型奠基人,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日本学士院外籍院士,加拿大皇/家学会外籍院士。 1958年于东京大学获得理学博士学位。1958—1963年,在美国气象局大气环流研究部担任研究型气象学家;1963—1997年,在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地球物理流体动力学实验室担任高/级研究型气象学家。现为普林斯顿大学高/级研究员,主要研究领域为大气科学。 安东尼·布罗科利 美国罗格斯大学环境科学与生物科学学院环境科学系杰出教授。研究兴趣为气候动力学。 译者简介: 魏科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平流层-对流层相互作用、东亚季风、ji端气候灾害和大气动力学。 中国科学院青促会会员。<br/>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