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世纪30年代末到40年代,量子物理创始人之一、“虐猫狂人”埃尔温·薛定谔,不再满足于鼓捣纯粹的物理学,在叔本华和东方玄学的影响下,思考兴趣转向了生命和心灵领域,至此启了分子生物学的新时代。 1943年,诺贝尔物理学薛定谔在都柏林三一学院做了一个系列演讲,将其对生命的理解和思考公之于众,次年这个系列演讲被整理成书出版,即是这本极具影响力的小书–《生命是什么》。 薛定谔在本书中探讨了量子物理学与生物学*发现之间的关系,激励了年轻一代的科学家。因揭示DNA结构而获得诺贝尔奖的三人–詹姆斯·沃森(JamesWatson)、弗朗西斯·克里克(FrancisCrick)和威尔金斯(MauriceWilkins)–都声称《生命是什么》在他们通向双螺旋之路上发挥了重要作用。<br/>【推荐语】<br/>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薛定谔写给每个人的生物科普! 推动分子生物学诞生和DNA发现的关键著作 从薛定谔的猫到薛定谔的一切生命。<br/>【作者】<br/> 埃尔温•薛定谔,奥地利物理学家,量子物理奠基人之一,以著名的波动力方程创了波动力学,并因此荣获193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后来,这位“天真的物理学家”兴趣转向生命科学,专为门外汉创作的《生命是什么》一书,却吸引了许多物理学家转投生物学,对现代生物学产生脱胎换骨的巨大影响。<br/>
点点赞赏,手留余香
给TA打赏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