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批判性思维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方面的重要性,为当前的中学物理教育从批判性思维出发,并将其融物理教学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操作路径和建议,试图回答中学物理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什么,并如何实施的问题。 全书12章,可以分为五大部分。部分(章)精讲物理学与批判性思维的交错关系,解释思维、批判性思维的概念,并阐释物理学科的批判性思维教学的本质特征和思维范式,还讲述了在中学展批判性思维教学的价值意义。第二部分(第二章)阐述科学发展与批判性思维的历史演,对比中西科学文化中批判性思维的萌芽,并以物理学的集大成者牛顿和爱因斯坦的成就取得过程为例,说明批判性思维对于科学理论的创新和社会的步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第三部分(第三章)将批判性思维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物理学科思维能力的关系行了细致微的剖析,并提出中学物理学科中批判性思维的培养理论框架:以物理现象为起、以物理学史为主线、以批判性思维能力为目标、系统讨论批判性思维能力。第四部分(第四章至第十一章)分别讲了批判性思维的八个具体维度,即猜想与假设、形象与直觉、求同与求异、比较与类比、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模型与抽象、溯因与推理。在每一类思维中,作者先行相关概念的精准辨析,然后从物理学史中搜集大量相关思维的具体案例来行佐证,而剖析相关思维在中学物理学习中的具体体现和教育功能。相关思维在中学物理具体教学中的设计案例和习题应用是本书的一大亮,作者将几十年教学过程中所积累的素材按相应的思维模块倾心奉上,并一一行了深度的操作性剖析,提供了具体的、可操作的教学策略和技术,为广大老师提供了批判性思维与物理教学融合的现实指南。第五部分(第十二章)从心理学与教育学理论出发,构建基于批判性思维的深度学习模型,从理论层面解构中学物理教学如何实现批判性思维培育的问题,并以物理课堂教学设计作为实践操作引领,具有教学论与方法论上的意义价值。<br/>【作者】<br/>汪明,博士研究生,江苏省物理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国培专家”、中国教育学会物理学科“领航专家”。江苏省“333工程”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江苏省“人民教育家工程”培养对象。江苏理工学院兼职教授,苏州大学、扬州大学、安徽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江苏省乡村骨干教师培育站主持人,江苏省首批名师工作室领衔人。现任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教学副校长。<br/>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