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业经济学是介于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之间的“中观经济学”,它以产业(industry)为研究对象,研究和探索产业内企业间的竞争、合作关系及其对经济绩效的影响和相应的公共政策,同时也研究不同产业之间的结构关系和技术经济联系及相应的产业政策。本书对现代产业经济学理论行了较全面和通俗的介绍,并从产业经济学视角对部分中国产业发展现实行审视和思考,使学生习得应用这些理论分析具体产业的方法,同时了解中国主要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本书注重理论阐述与实证分析相结合,融合中外产业经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系统反映产业经济领域的研究内容,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力图浓缩产业经济理论之精华,使初学者能较充分地理解产业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把握产业组织和产业结构理论的发展方向,培养运用产业经济学理论分析问题的基本能力。本书共15章,层次清晰、结构完整、理论联系实际,内容丰富、深浅出,较完整地构建了产业经济学的逻辑体系和内容框架,兼顾了不同层次、不同对象的不同要求,具有信息量大、结构系统、适应性较强等特征。<br/>【推荐语】<br/>本书源于上海财经大学重建设教材,同时也是上海市精品课“产业经济学”课程建设的成果之一。全书由上海社科院干春晖教授领衔,充分调研了全国同行专家的意见,同时汇集社科院应用经济研究所产业经济学研究团队集体的智慧,最终编写而成。本书理论系统性强,案例丰富,内容涵盖广泛,特别包括了退出壁垒、并的反垄断问题、技术革命与组织变革、产业集群、全球化与产业结构、产业政策等,既站在国际视角,又立足我国当前实际,是一本难得的优秀教材。本书既可作为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教材,也可供本科期间未学习过产业经济学课程的研究生作为教材和教学参考书使用,还适合所有对产业经济学理论和实践感兴趣的读者阅读。<br/>【作者】<br/>干春晖,教授,产业经济专业博士生导师,经济学博士、工学硕士,现任上海社科院副院长,财政部产业经济学跨世纪学科带头人,上海市“曙光计划”学者,曾于1998年-1999年在美国雷鸟国际工商管理研究生院(THUNDERBIRD)作访问研究。曾任上海财经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产业经济系主任等职。近年来出版著作20多部,在《中国工业经济》、《经济学动态》、《解放日报》等刊物发表论文80余篇,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上海市政府发展研究中心重大决策咨询研究热课题等研究项目20多项。兼任职务:中国工业经济学会 副理事长 中国工业经济学会 产业经济学科建设专业委员会委员 上海市经济学会 理事 上海市经济学会工业经济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上海市杨浦区政协委员 上海管理教学协会 理事 上海市中青年科技管理人才能力建设促会 理事 上海高校科研管理研究会 理事 上海市青联 委员 上海文广集团第一财经频道 评论员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 兼职教授 暨南大学兼职研究员 上海外贸学院 兼职教授 上海市价格学会 专家咨询委员 若干家公司的董事、独立董事、战略与管理顾问 设的博士生课程 《高级产业组织学》 《规制经济学》 《产业结构与政策专题》 设的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课程 《高级微观经济学》 设的MBA和EMBA课程 《企业并与重组》 《管理经济学》 设的本科生课程 《产业经济学》 《管理经济学》 课程建设 上海市精品课程《产业经济学》建设项目负责人 上海财经大学精品课程《产业经济学》建设项目负责人<br/>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