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奥野先生热爱美食,人送绰号“食痴”。他有着丰富的美食经验,对食物也有独到的研究。本书收录了他关于美食的随笔散文,“觅食”足迹从东京一直延伸到北京。写中国美食,他尝遍古都*经典豪华菜肴,也喜爱酸梅汤、烤羊肉这样的市井小吃,更忘不了雪里蕻、荷叶粥等私房风味。写东京味道,更多是对旧时食物的怀念,如小时候“缘日”活动的葡萄饼,天然且纯粹的天妇罗、荞麦面和寿司等。奥野先生写美食,不单单是写食物,他把生活的滋味、往昔的回味融食物的酸甜苦辣里,笔调生动又真挚,文辞优美,从中可以感受到作者诗意且浪漫的生活态度,饱含对所经历的深切感恩以及对逝去过往的淡淡愁思。 <br/>【推荐语】<br/>美食与美酒是奥野先生对物质享受*的追求 “食痴”奥野信太郎 携 《燕京食谱》 奉上民国时期古都北京*经典的四季菜单 虽吃不到 看看也好 在北京,来留学的他如同老鼠掉了米缸: “我也不知道是来读书还是来吃美食的” 他出豪华酒楼, 吃过北京“八大楼”*档的酒宴,尝过东来顺*正宗的涮羊肉 他钻小巷子寻觅市井风味, 寒冬的一碗热元宵,夏日的一扎酸梅汤,当即身心俱舒坦 他跟着达官显贵蹭吃蹭喝, 海参、炒面、烙饼等看似普通的菜肴经私家大厨妙手惊艳绝伦 他也夸赞自己家的厨子, 蘸着酱菜喝荷叶粥,就着雪里蕻吃汤泡饭,是偷偷珍藏的小乐惠 在东京,他想念旧时的味道,以及与味道互相纠缠的情感 儿时小贩摊上的什锦甜凉粉,祭祀活动中的葡萄饼 再也寻不回纯正风味的荞麦面、天妇罗、鳗鱼和寿司 重病卧床时护士亲手为他做的一碗杂煮 独在异乡游荡时冷风中的一份石狩锅,驱走孤寂,唤醒能量 奥野写尽两地美食,也写尽对于两地的爱恋和乡愁 餐馆酒楼里,有代表一个城市*体面的风味和风情 胡同小巷里,有着大街上所看不到的人间百态和世间温情 而家里,朴素的食材,亲手制作的料理,混沌的菜香味,细碎的咀嚼声, 是*真切的人间至味 每一份味道,都有属于它的独家记忆 奥野把生活的滋味、往昔的回味、人间的至味融食物的酸甜苦辣里 他笔下的食物,也是他所追忆的生活,所想念和所爱的人<br/>【作者】<br/>奥野信太郎(1899—1968),日本著名汉学家、作家。1925年毕业于庆应义塾大学文学部。1936至1938年赴中国留学。1944年再赴中国北京,任辅仁大学教授。1947年起任庆应义塾大学文学部教授。1949年起任日本中国学会理事,并兼任茨城大学文艺学部教授,从事中国文学史的研究和中国文学的翻译。著有《奥野信太郎全集》(共七卷),并主编《中国史谈》《中国名作全集》《中国古典文学》等。<br/>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