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书围绕五卅运动策源地——上海大学的历史,用纪实文学手法和生动通俗的语言,描述了上海大学这座“红色学府”诞生的时代背景以及在中国革命端年代的起起伏伏;再现了上海大学师生在五卅运动中谱写的悲壮序曲,留下“北有五四运动之北大,南有五卅运动之上大”令人热血澎拜的红色记忆;展现了上海大学以放、创新、包容的氛围培育坚实革命力量、孕育新生希望,为追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做出了卓越贡献,留下“武有黄埔、文有上大”的美誉。<br/>【推荐语】<br/>李大钊、邓中夏、瞿秋白、田汉、任弼时、李达、陈望道……这些在中共党史上熠熠生辉的名字,你都能在上海大学的执教名单中找到;丁玲、刘华、李硕勋、阳翰笙、张治中、杨之华……这些耳熟能详的人物,都曾是上海大学的学生。 这座以“魔都”城市名字命名的大学,在20世纪20年代留下了“武有黄埔,文有上大”、“北有五四运动之北大,南有五卅运动之上大”的美誉。《上海早晨:记中共创办的*所大学(1922—1927)》告诉你,上海大学,这座中国共产党创办的*所大学,有着令人激昂澎湃的红色历史。<br/>【作者】<br/>吴越,上海市作家协会会员。1983年生于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本科、新闻学硕士。先后担任《文汇报》记者和《收获》文学杂志编辑。业余从事文学评论与非虚构写作。曾获中国新闻奖及多次上海新闻奖、第十八届百花文学奖编辑奖。<br/>
点点赞赏,手留余香
给TA打赏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