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气象——唐代审美意识研究pdf+epub

内容查看
查看价格20 元(100 台币TWD)
大唐气象——唐代审美意识研究pdf+epub

唐,是中国历强盛的时期之一。大唐帝国,拥有当时世界上丰厚的物质财富,也拥有灿烂、辉煌的精神财富。 从长安城到大明宫、从乐山大佛到顺陵石狮,唐代艺术气势磅礴、虎虎生威,给人向上的精神力量。敦煌壁画、金碧山水、唐诗,唐代艺术有丰富的色彩、鲜活的情感、无尽的意味,让人浮想联翩。“吴带当风”“铁画银钩”,唐代艺术将灵动之美发挥到极致,作品无不流畅宛转、生意盎然,散发出无穷的魅力。这样张扬、这样辉煌的美,反映出的是情理兼得、力韵互含、刚柔相济、象意合一的审美理想,是繁华、富裕、强大、放的气概与大国风范。 本书以唐人的审美意识为研究对象,从文学、书画、乐舞、雕塑、建筑、城市建设、哲学思想等各个维度深,品味唐人的审美情趣、探讨唐人的审美观念。如此,犹如从高空俯瞰大地,唐朝的精、气、神,都将一览无余。<br/>【推荐语】<br/>穿越大唐的宫殿、园林、乐舞丨触摸大唐的诗文、书画、雕塑   再现  声色交错、流光溢彩的盛世 更新  放多元、繁荣昌盛的气象   首度以唐代审美意识为研究对象 本书是以唐代审美意识为研究对象的学术专著。   全面呈现唐代文学艺术与美学理论之美 本书对唐代审美意识做了全面、深而细致的解读:第五章(文论)、第六章(书论)、第八章(画论)、第十四章(儒家)、第十五章(道家)、第十六章(佛教),从理论形态的材料中分析唐代的审美意识;至四章(文学)、第六章(书法)、第七至八章(绘画)、第九章(乐舞)、第十章(雕塑)、第十一至十二章(城市)、第十三章(园林),对唐代的文学艺术做审美性的审视,从中提炼出唐人的审美意识。   提炼出唐代审美四大特 本书“绪论”部分对唐代审美做了整体性的概括与描述,并提炼出了其四大特: ①放性  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将唐帝国与世界联系在一起。以儒为主、儒释道并尊的治国方略,更带来精神的解放。故而唐人的文化生活多姿多彩,真可谓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②兼融性  唐代,汉族与诸多外域民族及本域民族审美意识相融合,《霓裳羽衣舞》正是这种精神的产物;唐太宗亲自为《玉树后庭花》除掉了“亡国之音”的罪名,又为雅俗艺术的互融辟了道路。这一切使得中华民族的审美意识得到了空前的丰富。 ③时代性  唐帝国处于中国封建社会的上升期,朝气蓬勃的时代精神造就了唐代审美意识的基本品格:大气、绚丽、灵动。也许仅就其中某一而言,前代有之,后代亦有之,但没有像唐代这样凸显,这样张扬,这样辉煌。 ④创造性  唐代诗歌讲究格律,追求情感自由与音律的统一,词也诞生于唐代;绘画方面,金碧山水让位于水墨山水;书法方面,狂草产生;建筑设计方面,“中轴线”理念得到充分应用,台榭式建筑退出历史舞台……由这诸多新的创造,不只可达唐代的精神文化,还可达整个唐代社会的方方面面。   明确唐代在中华美学发展史上的地位 唐代在中华美学发展史上的地位,远不只是体现为它集中华民族审美意识之大成,还在于它是中华民族审美意识实现嬗变的关键时期。这主要表现为“恬淡”审美观念的兴起,和审美理论上,“传神”论向“境”论的升华。本书有助于我们加深对唐代乃至中国美学的理解。 唐代是中华民族历值得骄傲的时代之一,其放、创新的治国理念,百川汇海、百花齐放的文化,以及对于唐朝与世界的交流起到重要桥梁作用的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我们都可从中汲取智慧和经验。<br/>【作者】<br/>陈望衡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大阪大学文学博士,亚利桑那州立大学访问学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科学家、评审委员,曾应邀在哈佛大学顿巴敦橡树园高级研究中心、斯坦福大学、北京大学等名校讲学。出版《文明前的“文明”》《中国古典美学史》等专著40余部,3次获得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其中《文明前的“文明”》为一等奖。 范明华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兼任中华美学学会中国美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湖北省美学学会会长、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出版《〈历代名画记〉绘画美学思想研究》《生命之镜——中国美学与艺术散论》等专著5部,主编《美学与艺术研究》等文集6种12册。<br/>

点点赞赏,手留余香 给TA打赏
0

評論0

支持多种货币
支持多种货币付款,满足您的付款需求
7天无忧退换
安心无忧购物,售后有保障
专业客服服务
百名资深客服7*24h在线服务
发货超时赔付
交易成功极速发货,专业水准保证时效性
顯示驗證碼

社交帳號快速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