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书在共同体的视角中对人的共生关系作出新的观察,并提出了面向后工业社会的建构方案。作者以权利、正义、自我、他人、承认、认同、共识等概念为经纬线,编织起了人类共同体演的丝帛画卷,并努力揭示人类走向未来的方向。 面对20世纪后期以来的“全球风险社会”,本书所提出的合作共同体建构之设想,努力规划社会治理变革以及全球秩序重建的道路。该书认为,对于人类社会的解读,可以从共同体的视角出发。也就是说,人类社会是以共同体的形式出现的。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共同体的形式和性质是不一样的。从这一视角出发,该书建构了“家元共同体—族阈共同体—合作共同体”的共同体化理论,力求揭示人类社会演规律。<br/>【作者】<br/>张康之,浙江工商大学教授;jyu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07);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首届“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获得者。先后曾在国内外120多所大学任兼职教授、客座教授、讲座教授。主要从事社会治理哲学与文化研究。发表学术论文700多篇,出版专著、教材等30多部,部分成果收国家社科基金成果文库。 获奖情况:jyu部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次,二等奖1次);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4次);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次,二等奖2次);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次);亦获得吴玉章奖等社会性评奖数十项。教学成果获得省部级以及学校一等奖、二等奖多次。 张乾友,南京大学教授。主要从事社会治理理论研究。发表学术论文160余篇,出版专著多部。获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一等奖等学术奖励。<br/>
点点赞赏,手留余香
给TA打赏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