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克思深现实生活过程,深刻领悟人的感性活动的存在论意义,把人的感性活动表述为实践,揭示现代生活境遇中社会历史创造性占优势的实情,在此基础上发动了以历史为原则的存在论革命,终结了近代形而上学以概念演绎为动力机制的知识论路,让历史性突破意识“内在性”原则的思辨困局,在解答现代社会现实问题中彰显历史性的建构性质,在历史性原则高度提升并丰富存在论,掘存在论社会现实的新境域,为人类克服现代性弊病铸就切实可行的精神向导和文化动力。<br/>【作者】<br/>陈立新,哲学博士,同济大学人文学院特聘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存在论和历史哲学,主要研究领域为历史唯物主义存在论原则的阐释、历史唯物主义当代形象的批判性分析、历史唯物主义意义的本质建构,近年来主持承担多项各级别科研课题,出版《历史意义的生存论澄明》等学术著作。<br/>
点点赞赏,手留余香
给TA打赏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