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康之教授的《变革时代的社会科学:话语及其思维》是一部着力探讨人类思维方式变革、旨在推动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的著作。 作者认为,正在发生的全球化、后工业化是一场根本性的社会变革运动,意味着人类从工业社会走向后工业社会。在这场历史性的社会变革运动中,人们首先会感受到话语变革的压力,需要在旧话语与新话语所构成的两股力量的冲突中作出选择。实际上,在这场社会变革运动的最深处,将要发生的是思维方式的变革,将从分析性思维转变为相似性思维。在此过程中,社会科学研究需要尽可能摆脱那些在历史上形成的偏见,勇敢地面向现实的高度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展创新性研究。通过这种研究,承担起思维方式重建的任务。本书对相似性思维的发生、发展路径作了初步规划,对相似性思维的构成、实践功能等作了初步探讨,重对经验理性的概念作了原则性阐释。<br/>【作者】<br/>张康之 浙江工商大学特聘教授,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07年),首届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获得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任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先后在国内外120余所高校任兼职教授、客座教授或讲座教授。长期从事公共管理学科的教学和研究工作,研究专长为行政伦理学和组织理论,近年来主要从事社会治理哲学与文化研究。出版《寻找公共行政的伦理视角》《走向合作的社会》《公共管理学》《行政伦理学教程》等学术专著和教材30多部,在《中国社会科学》《中国人民大学学报》《学术研究》等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700多篇。获得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1次、二等奖2次)、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4次)、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次、二等奖2次)、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次)、吴玉章优秀科研奖等诸多奖项。<br/>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