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六分仪:中国历史中的全球潮流pdf+epub

内容查看
查看价格20 元(100 台币TWD)
北京的六分仪:中国历史中的全球潮流pdf+epub

六分仪,又叫纪限仪,主要用来测定60°以内任意两颗天体的角距离和日、月的角直径。康熙十二年(1673),时任钦天监监正、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根据丹麦天文学家第谷的设计,结合中国传统造型艺术铸造,陈设于京城观象台。1900年,八国联军侵北京,它连同其他4件天文仪器被德军劫至柏林。直到一战结束,《凡尔赛和约》签订后,战败的德国将其归还中国。这些天文仪器,承载的不仅是西学东渐的中西交流史,也反映了近代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浮沉。 本书用通俗的方式介绍了丝绸之路形成以来中国与世界其他地方交往的历史。历史学家卫周安以有力的证据,破了西方长期以来关于中国文明一成不变、与世界隔绝的刻板印象,向读者展示了一个放、创新的中国。她认为,早在欧洲人来到东亚之前,中国就已经融了一个复杂的国际交流网络。纵观历史,在贸易、宗教、知识和技术等方面,只要交往规则不是外部强加的,中国都积极地与世界互动。中国的许多历史经验是本土与外来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贯穿中国历史的全球潮流,仍将奔腾不息。<br/>【推荐语】<br/>史景迁弟子、美国纽约大学历史系讲座教授卫周安“大家小书”。 破长期以来关于中国文明一成不变、与世界隔绝的刻板印象,还原更放、创新的古代中国形象。<br/>【作者】<br/>作者简介 卫周安(Joanna Waley-Cohen),现任上海纽约大学教务长、历史学联聘教授,美国纽约大学历史学Julius Silver讲席教授。剑桥大学中国研究学学士(1974年)、硕士(1977年),耶鲁大学历史学博士(1987年),师从史景迁等著名学者。自1992年起在纽约大学教授与中国历史有关的课程。研究领域包括近代早期中国历史、中国与西方及中国以乾隆时期为代表的文化等。她曾获多项学术荣誉与奖项,包括美国学术团体协会档案与博士后学者奖、纽约大学戈达德与总统学者奖、耶鲁大学奥林军事与战略史学者奖等。主要著作包括《清代战争文化》(I.B.Tauris 2006年版)、《北京的六分仪:中国历史中的全球潮流》(W.W. Norton 1999年版)及《清朝中叶的流放:发配新疆,1758—1820》(耶鲁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等。她目前的学术研究课题包括中国的帝国历史回望、19世纪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中国近现代饮食文化史。 译者简介 王敬雅,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清史所博士,故宫博物院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清代政治史、宫廷史,著有《绘画中的乾隆宫廷》,译有《补子》《中国女性史》。并于《清史研究》《史学月刊》《故宫博物院院刊》《历史档案》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 张歌,河北人。2011年中国人民大学攻读世界中古史方向博士研究生,2014年毕业,获世界史博士学位,同年山西大学,就职于历史文化学院历史系世界史教研室,中国非洲史学会会员。主要研究方向为西北非、西非中古近代早期史,具体内容涉及西非地区中古晚期至近代早期的政治制度变迁与伊斯兰化,近代早期西北非、西非宗教社会改革运动,近代早期西方人在西北非的商业、殖民活动。<br/>

点点赞赏,手留余香 给TA打赏
0

評論0

支持多种货币
支持多种货币付款,满足您的付款需求
7天无忧退换
安心无忧购物,售后有保障
专业客服服务
百名资深客服7*24h在线服务
发货超时赔付
交易成功极速发货,专业水准保证时效性
顯示驗證碼

社交帳號快速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