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论是在地铁上,超市排队结账时,还是上班的空当,我们都能用手指以惊人的速度在智能手机触摸屏幕上完成滑、、拖、发送等一系列操作。键盘输法已经与搜索引擎、手机游戏和物软件密切捆绑,从北京发出的中文信息也会即刻显示在上海、纽约或伦敦的电子屏幕上。 然而,从设计官话字母方案,在字机上加装汉字,到图书馆分类、国语罗马字、汉字拉丁化,直至今天的键盘输法,中国人经过一个多世纪的辗转、奋斗、忍辱负重。一系列大规模技术变革险些让汉字被世界抛弃,是冒着死刑风险重新“发明汉语”的流亡者,倡导普及普通话的大胆革新者,在茶杯盖上设计汉字输码的工程师……让汉字为全球贸易和数字技术所用,让今天的中国成为世界的重要力量。 如今,中国正在成为人工智能、自动化、量子自然语言处理、机器翻译等各领域的标准制定者。与现代化抗衡的古老文明早已从追赶中蜕变,中国人将用汉字设计属于自己的未来。<br/>【推荐语】<br/>汉字让中华文明长盛不衰,却又是中国的第一道也是最后一道长城 想守住一切,只有改变一切 知识分子、教师、工程师、普通公民、发明家、责之所在的图书馆学家和语言改革者,全体动员 为寻求汉字的出路发起了一场千年来非同凡响的革命 1.一部汉字从1900年到2020年的发展史 一个汉字突破字母文字中心主义霸权,融并主导全球化信息时代的故事 2.深描维护汉语的中国杰出人物 洞察中国20世纪的重大事件 揭示语言作为技术的强大力量 感悟汉语文化的优美与神奇 3.耶鲁大学教授石静远作品 扩展了语言帝国主义等既有的理论叙事,代之以全景和增补的叙事,使汉字改良史和演变史变得丰富而多元; 把语言分析、传记和历史背景——帝国主义、内战、外国侵造成的破坏,以及外交上的成功与失意——融为一体,不仅为汉字之争增添了背景深度和意义,也比课本读物有趣得多 4.围普利策奖非虚构名单 《纽约时报》2022年值得关注的图书 《卫报》《经济学人》《星期日泰晤士报》等主流媒体大力推荐 每个中国人的汉语文化必修课 <br/>【作者】<br/>作者简介 石静远,哈佛大学东亚语言与文明系博士,耶鲁大学东亚语言与文学系教授,教学方向主要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和华语语系文学;研究兴趣涵盖离散与华语语系研究、区域研究、比较文学和中国科技史。著有《中国离散境遇里的声音和书写》、《失败、国家主义与文学:中国现代文化认同的建构》等;曾主编《全球华文文学》。其研究项目获诸多机构邀约赞助,包括德国洪堡基金会、美国梅隆基金会、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高等研究院,以及史丹福大学行为科学高等研究中心。 译者简介 林华,联合国高级翻译,在联合国总部工作30余年。主要译著包括《从黎明到衰落:西方文化生活五百年,1500年至今》《断裂的年代:20世纪的文化与社会》《考古的故事》《银、剑、石——拉丁美洲的三重烙印》等,合译有《论中国》等著作。 <br/>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