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科无用”“文科就业岗位少”“文科的投和回报不成正比”…… 人文教育的式微似是不争的事实,但这不仅是中国高等教育界才有的问题,事实上,享誉全世界的美式博雅教育也遭到了专家的质疑,被要求为职业导向的专业教育让渡资源。 人文教育到底该作何定义? 人文教育的具体方面如何对人生经历产生特定的影响? 人文教育中真正关键的,是所学内容还是学习环境? 为充分发挥人文教育的价值,各个主体要做到什么? 面对适应社会的压力、探索职业的迷茫和不断成长的阵痛时,人文教育能给我们什么帮助? 面对这些声音,本书作者、美国五大湖学院协会主席德特韦勒立足几十年研究人文教育的经验,确信人文教育对毕业生个人和其所处的社会有深远价值,坚定地为人文教育辩护。 本书从教育结果、所学科目和教育环境三方面考察博雅教育,通过对博雅教育的宗旨和方法行全新解读,为博雅教育对个人生活及其所在社会的价值提供证据,并总结出研究结果对各方主体的启示。不同于大多数文章对人文教育及高等教育这一话题的纯粹理论分析,本书在实践层面对博雅教育行考察,通过采访1000名不同种类院校的25~65岁的毕业生,得出人文教育的六个基本方面与人生的个人价值、社会价值和智力价值有关,从而为人文教育的价值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广泛的群体可从本书获益。高中毕业生及其家长、人文学科专业的学生及教师、学院领导者、政府教育‘’部门管理人员等,都能从本书中重新认识人文教育的价值,从而做出明智的行为。<br/>【推荐语】<br/>1.选《福布斯》年度推荐高等教育图书。 2.作者理查德·A.德特韦勒任非营利组织HigherEdImpact执行董事,在文理学院学习、工作了50余年,有丰富的博雅教育的学习、教授和研究经验。除了研读已有的文献,德特韦勒还采访了美国多所大学的校长、学术界官员和基金会主管,举办了教师研讨会等,对博雅教育行了立体的研究。 3.本书论证逻辑清晰严密,以探究博雅教育的具体方面与特定的人生结果之间是否存在关系为研究主题,运用基于数据的实证研究方法,呈现出直观有说服力的研究结果,回答读者关心的“人文教育到底有没有价值”这一问题。 4.通过采访1000名来自不同种类(博雅/非博雅、公立/私立、大型/小型、申请难度高/申请难度低等)院校的25~65岁的毕业生,得出人文教育的六个基本方面与人生的个人价值、社会价值和智力价值有关的结论,指明人文教育的价值的具体表现。 5.为广泛的读者群体提供认识人文教育的价值的新角度。作者总结了本书所得实证研究结果对与人文教育相关的各主体的启示,能够指导教师、学生、学院管理者等人在实践中的教与学,从而挖掘出人文教育本有的价值。<br/>【作者】<br/>理查德·A.德特韦勒(Richard A. Detweiler) 社会心理学家、普林斯顿大学博士,任美国五大湖学院协会(Great Lakes Colleges Association, GLCA)名誉主席和非营利组织HigherEdImpact执行董事。他专攻跨文化关系,发表了一系列有关高等教育问题的文章和报告。<br/>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