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简介 《何以华夏》结合天文、生物、地质考古、金石、甲骨、典籍文献等多方面的史料,通过故事性的文字还原了自地球有生物起,我们的祖先经过古猿阶段茹毛饮血的原始社会,再渔猎畜牧的氏族社会,后发展到诗书礼乐的文明社会的曲折历程,生动再现了华夏文明的诞生之路。 在长期的征伐、交往、迁徙和联盟中,一个以共同文化为基础的华夏民族逐渐形成,这就是中华民族的前身。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在不断丰富物质资料和改善生活的同时,他们创造了文字、钱币、日历、陶器、音乐、礼俗等质朴而灿烂的古代文明,逐渐走出野蛮、蒙昧的时代,文明社会。<br/>【推荐语】<br/>◎编辑推荐 1.著名才女历史学家:作者是我国著名历史学家,师从钱穆、顾颉刚,被顾颉刚誉为“一代才女”! 2.追溯华夏民族之根:我们从哪里来?我们的祖先度过了怎样的漫长岁月?我们为何自称炎黄子孙?华夏民族是如何形成的?通过严谨的史实再现华夏民族的崛起之路。 3.探寻华夏文明之源:我们的祖先是如何学会生火做饭、种植作物、饲养家畜的?我们的祖先是如何创造文字、钱币、日历、陶器、音乐、礼俗的?解析前人智慧及探寻质朴而灿烂的华夏文明的由来,多维度呈现华夏文明发展,通过生动的故事再现了华夏文明的诞生之路。 4.划时代的沉淀之作:本书出版半个多世纪以来一直畅销不衰,是划时代的沉淀之作,深受广大家长和青少年读者的欢迎和喜爱。曾被列全国学生书目。 5.历史学家高度赞赏:著名历史学家顾颉刚亲自校订并赞赏推荐。<br/>【作者】<br/>◎作者简介 陈穉常,我国著名历史学家。1928年考燕京大学历史系,师从顾颉刚和钱穆。曾先后执教于东吴大学、光华大学、圣约翰大学。1956年上海历史研究所,1960年调至上海财经学院,1962—1963年参加《辞海》历史地理编写组工作。著有《明代倭寇考略》《春秋考异》及历史通俗读物多种,被顾颉刚誉为“一代才女”。<br/>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