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宝沉浮》一书以一件件文物为线索,描绘出隐藏于这些文物背后的传奇故事、屈辱历史、辗转历程,展示这些文物历经沉浮的非凡命运。全书在注重知识性、真实性的基础上,重兼顾文章内容的趣味性、可读性。语言力争生动、形象、易懂,涉及的文物也选择那些“国宝级” 的、知名度高的、确实流传经历曲折的。书中每一篇故事讲述一件或一批文物的曲折经历,并配有彩色照片, 以使读者更直观清晰地认识了解这些国宝。其中部分稿件曾自20 世纪90 年代起在《北京日报》《中国文物报》等媒体刊载。<br/>【推荐语】<br/>1.《国宝沉浮》一书为确保故事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作者采访了大量的专家、学者以及事件的亲历者,其中包括贾兰坡、俞伟超、王世襄、樊锦诗等著名专家。 2.作者为了获取一手材料、信息,还实地走访了法国枫丹白露宫、英国大英图书馆、美国大都会博物馆、瑞典东方博物馆等十余个国家数十座博物馆、图书馆和收藏机构,去了解这些国家保存展出的中国文物的收藏过程,并收集了大量的资料、拍摄了大量的照片,以期可以弥补一些因条件所限而无法去到现场的读者的遗憾。 3.书中还详细描述了一部分在先辈们的努力下,用尽各种方法将它们留在国内,上交国家的国宝的故事。例如“嗣子壶”“圆明园兽首”、《展子虔游春图》等。 4.本书语言生动、形象,同时,为了辅助大家阅读,作者高小龙老师还为每一件国宝都配上了高清的彩色照片,有一些是他自己去往实地拍摄,有一些是从故宫博物院等处回来,这种细心的程度都让我们看到了作者对于本书的用心。<br/>【作者】<br/>高小龙,从事文物保护工作三十年,先后工作于北京市文物局、徐悲鸿纪念馆、北京市古代钱币展览馆等地,现任首都博物馆研究馆员。曾承国家文物局和北京市文物局多项研究课题;发表论文数十篇,出版过专著《古都北京——为北京的未来保存过去》、长篇小说《废墟中的宝盒》;担任撰稿的电视专题片《古都北京》(中文版三十集、英文版十集)在北京电视台多次播出;任副主编组织编撰、翻译了《文物背后的故事》系列丛书五种、《当代博物馆学前沿译丛》五种。<br/>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