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哲学简史》成稿于1946年至1947年冯友兰受聘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期间,初为中国哲学史课程讲稿。在20多万字的篇幅里,冯友兰先生以中国哲学的精神、背景、主要哲学家及主要流派的变迁和发展为主线,简要梳理了中国哲学的发展历史,通了古今中外的相关知识,并融了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智慧等方面的理解。是迄今为止西方人了解、研究中国哲学的书,是世界各地许多大学教授中国哲学课程的教材。<br/>【推荐语】<br/>★中国哲学的奠基之作 对很多西方人而言,冯友兰就是中国哲学,中国哲学就是冯友兰。 ★大众探索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佳作 中国人学习、了解中国文化、思想、哲学等不可或缺的读物。 ★多所世界知名高校的中国哲学课程的通用教材 哥伦比亚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等多所世界名校的中国哲学课程通用教材。 ★尊重底稿原貌,精准呈现原著 以冯友兰先生之女宗璞和赵复三先生后人所提供的文本为底稿,本版本充分尊重作者和译者的原意,不做任何改动,为读者精准呈现原著。 ★众多名人一致推荐 李泽厚、季羡林、李慎之、陈来等大咖推荐。 ★探索和了解中国文化的通俗读物 本书以中国哲学的精神、背景、主要哲学家及主要流派的变迁和发展为主线,简要梳理了中国哲学的发展历史,通了古今中外的相关知识<br/>【作者】<br/>冯友兰 (1895-1990) 中国当代哲学家、教育家,被誉为“现代新儒家”。 191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19年赴美留学,师从美国哲学家约翰•杜威。1924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回国后,任清华大学教授、哲学系主任、文学院院长,西南联合大学教授、文学院院长,20世纪30年代初,出版两卷本《中国哲学史》,把中国哲学史分为“子学时代”和“经学时代”,肯定了传统儒学的价值。40年代写《新理学》《新事论》《新世训》《新原人》《新原道》《新知言》(并称“贞元六书”).以程朱理学结合新实在论,构建其“新理学〞体系。他是中国当代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在中国学术史、中国思想史、中国哲学史诸多领域做出了重大贡献。<br/>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