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诗品 续诗品–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pdf+epub

内容查看
查看价格20 元(100 台币TWD)
二十四诗品 续诗品–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pdf+epub

署名唐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是中国传统诗艺认知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传统诗学中具有不可移易的经典地位和核心价值。其将诗的风格细分为二十四种,即:雄浑、冲淡、纤秾、沉着、高古、典雅、洗炼、劲健、绮丽、自然、含蓄、豪放、精神、缜密、疏野、清奇、委曲、实境、悲慨、形容、超诣、飘逸、旷达、流动二十四品。每品各用十二个四字句的韵语,通过意象及意象组合,以感性化的意象流动,形成极具感兴功能的诗意境界,让读者在意境的感悟中,体悟诗歌多样化的风格特征和审美特质,并从中领会相应的创作技巧,形成一种以境悟理的风格研究。 明袁枚《续诗品》,仿《二十四诗品》的形式,以诗论诗,补《二十四诗品》所未及的主体修养、审美取尚、创作态度、写作过程、传达手法、流派短长、门户流弊以及去伪存真、扬长避短、学古创新等命题。全书分崇意、精思、博习、相题、选材、用笔、理气、布格、择韵、尚识、振采、结响、取径、知难、葆真、安雅、空行、固存、辨微、澄滓、斋心、矜严、藏拙、神悟、即景、勇改、著我、戒偏、割忍、求友、拔萃、灭迹等三十二则,总结诗人的创作苦心和艺术经验,传授诗法,授人以渔。<br/>【推荐语】<br/>1.从审美角度,高度概括并形象描绘各种诗歌风格、诗歌创作规范及诗外功夫,指品鉴诗词的美学路径。 署名唐司空图的《二十四诗品》将诗的风格细分为二十四种,即:雄浑、冲淡、纤秾、沉着、高古、典雅、洗炼、劲健、绮丽、自然、含蓄、豪放、精神、缜密、疏野、清奇、委曲、实境、悲慨、形容、超诣、飘逸、旷达、流动二十四品。每品各用十二个四字句的韵语,通过意象及意象组合,以感性化的意象流动,形成极具感兴功能的诗意境界,让读者以境悟理,在意境的感悟中体悟诗歌多样化的风格特征和审美特质,从中领会诗歌创作技巧。 明袁枚《续诗品》,仿《二十四诗品》的形式,补其所未及的主体修养、审美取尚、创作态度、写作过程、传达手法、流派短长、门户流弊以及去伪存真、扬长避短、学古创新等命题。全书分崇意、精思、博习、相题、选材、用笔、理气、布格、择韵、尚识、振采、结响、取径、知难、葆真、安雅、空行、固存、辨微、澄滓、斋心、矜严、藏拙、神悟、即景、勇改、著我、戒偏、割忍、求友、拔萃、灭迹等三十二则,总结诗人的创作苦心和艺术经验,传授诗法,授人以渔。 2.作为中国古典论诗诗的典范,以诗论诗,将诗性语言与哲理思辨完美融合,为品鉴诗词提供大量美学“行话”,用之诗词赏析,彰显品鉴者的审美品位。 何谓“雄浑”?“返虚浑,积健为雄”。何谓典雅?“落花无言,人淡如菊”。何谓“自然”?“俯拾即是,不取诸邻”。何谓“含蓄”?“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为何“崇意”?因为“意似主人,辞如奴婢”。为何“选材”?因为“用一僻典,如请生客”。如何“矜严”?要“博极而约,淡蕴于浓”。如何“割忍”?要“知熟必避,知生必避。人意中,出人头地”。 3.除以题解概述每品主要内涵外,还增补以评析部分,针对《二十四诗品》和《续诗品》两书的不同特引导读者深理解和品味其风貌。 因为《二十四诗品》作者存疑,难以用知人论世的研究方法解读,因此对《二十四诗品》的每一品均从语言、结构、形式手,深挖掘,条分缕析其文本深层结构的美学意蕴。 对《续诗品》则充分利用袁枚现存的丰富作品资源,以袁注袁,知人论世,结合其创作实践掘和阐释出其思维跳跃之外的广阔天地。 4.《二十四诗品》每品后以“附例”形式选录中小学语文或历史课本中所涉及的诗歌和大学中文系作品选中的诗歌,使每品的风格解说与具体作品相互映照,品读、吟咏间切实体会和感受到具体风格的美学风貌。 如“雄奇”品附例刘邦的《大风歌》、曹操的《步出夏门行·观沧海》、王维的《汉江临泛》《使至塞上》、孟浩然的《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李白的《关山月》、杜甫的《登岳阳楼》等。让读者在阅读本书时与自己已有的知识积累产生一定的关联,并提供一个崭新的视角去审视和品味,从而在兴趣盎然中提升审美鉴赏力。<br/>【作者】<br/>原著者: 司空图(837—908),字表圣,自号知非子、耐辱居士。河中虞乡(今山西永济)人。咸通十年(869)士。司空图治世则出、乱世则隐、国亡身殉,被称为“晚唐完人”。今有《司空表圣文集》十卷、《诗集》五卷流传。 袁枚(1716—1798),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乾隆四年(1739)中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清代性灵派诗歌领袖,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乾隆三大家”,也是“清代骈文八大家”之一。其文笔与《四库全书》总纂官纪昀(字晓岚)齐名,时称“南袁北纪”。流传至今的著作有《随园诗话》及《补遗》《小仓山房文集》《随园食单》等多种。 译注者: 陈玉兰,浙江师范大学图书馆原馆长,博士,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研究基地浙江师范大学江南文化研究中心负责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 兼任中国李清照辛弃疾学会副会长、浙江省文学学会副会长、华东师范大学江南文化研究院学术咨询委员会委员。研究领域主要为古典诗词、江南文化、古典文献,重关注汉语诗体古今演变、江南文化世家、近代文献整理与研究。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文学遗产》《文艺研究》《文献》《人民日报》等报刊上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专著有《清代嘉道时期江南寒士诗群与闺阁诗侣研究》等。<br/>

点点赞赏,手留余香 给TA打赏
0

評論0

支持多种货币
支持多种货币付款,满足您的付款需求
7天无忧退换
安心无忧购物,售后有保障
专业客服服务
百名资深客服7*24h在线服务
发货超时赔付
交易成功极速发货,专业水准保证时效性
顯示驗證碼

社交帳號快速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