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自由主义作为一种经济理念,倡导最小政府,反对国家干预经济,主张自由市场和自由贸易。20世纪七八十年代新自由主义兴起,随后又演变成更广为人知的“华盛顿共识”,许多发展中国家都以此为模板行了一系列改革,智利是其中典型的案例。 1973年,皮诺切特政府上台后,智利的芝加哥小子始推行新自由主义模式,包括私有化和放松管制、大幅削减政府支、贸易自由化、金融放等,智利也一跃成为当时“拉美最闪亮的明星”。但与此同时,人们对新自由主义造成的不平等加剧、教育成本和医疗负担的上升,以及养老金的减少感到不满。2019年,智利各地爆发了抗议活动,2022年,左翼联盟“尊严制宪”上台执政,始反对新自由主义的政策。 本书沿着新自由主义在智利的起源、发展到终结的脉络,描述了智利如何成为世界上最激的自由市场实验的发源地,以及它的衰落对全球新自由主义的影响。 本书不仅是一个关于拉丁美洲国家的故事,更是一部关于自由市场思想传播及其后果的幕后历史,足资其他发展中国家为鉴。<br/>【推荐语】<br/>本书沿着新自由主义在智利的起源、发展、影响到终结的脉络,描述了智利如何成为世界上最激的自由市场实验的发源地,以及它的衰落对全球新自由主义的影响。 智利在20世纪70年代皮诺切特时代的自由市场改革,在当时具有世界性的典型意义,而且充满了故事性,重新回顾这段历史,对于我们重新认识自由市场改革的利弊,了解后新自由主义时代的国际走向具有重要意义。 专业维度上讲,本书从自由市场思想传播及其后果的幕后历史,结合新自由主义在智利的产生、发展和结束的过程,讨论新自由主义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利弊,一步理解制度改革及其有效发挥作用的复杂性; 大众维度上讲,本书从智利的近现代经济社会发展史手,分析新自由主义的和芝加哥小子的经济政策对智利经济政治社会产生的深远影响,以及给其他发展中国家带来的借鉴意义。<br/>【作者】<br/>塞巴斯蒂安·爱德华兹(Sebastian Edwards)任教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现为该校管理学院国际经济学Henry Ford II讲席教授。他长期关注拉美经济问题,曾于1993年至1996年担任世界银行负责拉美和加勒比地区的首席经济学家。作者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撰写了大量关于拉美经济增长与发展的论文和专著,如《掉队的拉美》等。 <br/>
評論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