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诗有诗境,词有词境。当“君问归期未有期”的李商隐,望见“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的李清照,将是什么模样?本书以“撞见”为关键词,从内容与设计上突出诗与词、诗人与词人,以及唐与宋两个朝代的撞见。 《何妨自恋:李商隐诗选·李清照词选》由《李商隐诗选》100首、《李清照词选》59首组成,既有经典名篇,也收录了遗珠佳作。内文包括四方面内容:诗/词作、注、评、诗/词人年谱,以期多角度地向读者展示两位作者的诗词魅力。 除了诗词选,华东师范大学彭国忠教授倾心撰写导读别册,帮助读者感受诗词与现代生活的碰撞。随书附赠以“情诗”为主题的诗歌信笺,读者在享受古典文学美的同时,也能用信笺在现实生活中传情达意。<br/>【推荐语】<br/>1.在一本书里同时遇见唐、宋两位以写“情”见长的诗人。 李商隐和李清照同样遭遇人生、家国巨变,都以写“情”闻名于世,将“唐朝情诗之王”与“大宋第一才女”放置一处,是一次跨时代、跨文体的阅读。李商隐的无题诗与爱情诗写得深情华丽、朦胧幽艳,几乎是情诗的代言;李清照于笔下倾泻而出的情,清新流丽又不失委婉。如今二人于此书相遇,共创一场绮丽与深情的文学美梦。 2.全新的读诗体验——右翻唐诗,左翻宋词。 为突出唐诗与宋词、李商隐与李清照之间的对撞,本书采用了双的设计,将李商隐的诗和李清照的词“合二为一”:诗选竖排右翻、词选横排左翻,两册书封底相互连结。摊后,左词右诗可同时阅读;合起来,也可从正背任意一面始阅读;从中间裁,就成了两本独立的书。一本书里,两种体验,两个朝代的诗人与作品间的相互碰撞,既新奇有趣,又为品读古诗词提供了一种别样的视角。 3.专业的内容——诗/词,注,评,生平,导读。 本书选集不仅有诗作、词作,还有精到的注释,为读者扫除阅读障碍;从《唐诗汇评》《李清照集笺注》《草堂诗余隽》《蓼园词选》等古籍中精选历代名家的评论,以古人之眼观古诗,更易把握诗词精妙之处;加李清照、李商隐的生平大事记,以便读者能更深地理解二位作者的人生起伏与创作心境;邀请华东师范大学彭国忠教授撰写导读别册,帮助读者感受诗词与现代生活的碰撞。 4.丰富的相关文创,诗意与现代的碰撞。 插《十八学士图》《捣练图》书画拉页,诗画同赏,获得精神与视觉的双重享受;随书附赠4张情诗主题的诗歌信笺,读者在享受古典文学美的同时,也能将诗词中的情意带当下的生活。<br/>【作者】<br/>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蹊生,又号樊南生。少年时得天平节度使令狐楚赏识,聘幕府,亲授文章。后因陷“牛李”党政,一生仕途不顺。其诗以深情绵邈、绮丽精工的风格在晚唐独树一帜,与杜牧合称“小李杜”。李商隐尤以五七言律绝成就为高,特别是爱情诗与无题诗,历来为人所称道。代表作为《锦瑟》《瑶池》等。有《李义山诗集》。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人。宋代著名女词人。父亲李格非是“苏门后四学士”之一,母亲是状元王拱辰孙女。十八岁嫁与宰相赵挺之之子赵明诚,婚后二人致力于书画金石的研究和整理。李清照自幼有才藻,是“婉约派”代表词人。其词在北宋和南宋呈现出不同风貌,前期词作多婉约风致,含蓄委婉,如《如梦令》《醉花阴》等;后期词作多凄清孤寂,有《永遇乐》《声声慢》等。与辛弃疾合称“济南二安”。<br/>
評論0